😋 這股風潮是否也延燒到出版和閱讀領域了呢?本專題採訪了深耕台灣超過10年以上的兩間日本品牌書店——紀伊國屋、淳久堂,以及甫於去年(2019)登陸東京的誠品生活日本橋。 (日語) ,存于• 《億男》我也很想看!有發行中文版,是 2015 本屋大賞入圍作品,《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作者川村元氣的作品,由我心目中的優職譯者綿羊翻譯。 三浦提到,台灣有許多喜愛日本漫畫的讀者,但目前卻很少看到台灣華語的漫畫作品,由於無論日本或台灣都有閱讀市場高齡化的問題,像漫畫這類能夠吸引年輕讀者的出版品,或許是推廣閱讀的好媒介。
14👀 他說,介紹台灣的隨筆、台灣作者的文學書售況不錯,目前在這專區的展出已有點類似企畫展,明年還會推出台灣焦點的書籍,台灣在日本的作家有幾位,等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較穩定後,盼能舉辦簽書會。
9😜 舟木說,8月20日專區開賣後, 約4天就賣出300多本,有很多焦點書籍都賣光了,今後要多增加一些台灣作家的書或台灣歷史書。
19😃。
12🤟 來福岡之前沒太有多時間做功課,陸續發現博多車站周邊有三家書店超高興的!而且都在相鄰的大樓或百貨,有時間的人還能一次逛三家呢! Part 1:紀伊國屋書店 屬於福岡本店,位於 HAKATA BUS TERMINAL 的六樓,佔地約 1000 坪,約 80 萬冊藏書。 中港店: 40360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459號 12F• (圖/文化部提供) 紀伊國屋書店的新宿高島屋店,原本將台灣書籍與中國書籍並列於角落「Chinese」書區,此次將台灣書移出至於書店偏中心位置單獨陳列,並製作看版標示「Taiwanese Books」。
8🤗 他表示:「在閱讀之餘,同時也能走訪書中提到、現已不存在的台灣地景,更了解台灣的今昔之比,某方面而言,也算是深度文化旅行的一種媒介。
3🌏 ブラウザのCookieの機能は、すべて有効としたうえでご利用ください。 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其後於2018年更正式落腳豪宅建商銳宇建設與潤泰集團大手筆打造的台中七期重劃區,同時以投資展店、授權加盟兩路並進。
17